鋁是僅次於鋼鐵的第二大金屬,被稱為「21世紀的綠色金屬」。國際金融危機以來,由於前期國內產能的快速擴張和需求增長放緩等因素的影響,整個鋁行業進入了行業周期的低谷。當今之計,必須加快結構調整的步伐,增強整個鋁行業可持續發展後勁。
政策長期利好 抓機遇提前布局
根據《有色金屬「十二五」規劃》,在「十二五」期間有色金屬行業發展的總體思路將以滿足國內市場需求為主,充分利用境內外礦產資源,大力發展循環經濟,嚴格控制冶鍊產能盲目擴張,堅決淘汰落後產能,加大自主創新力度,推進產業結構調整和優化升級。按照「十二五」規劃,國家將在「十二五」期間對包括鋁在內的10種有色金屬進行總量控制,在控制總量的同時,將大力提升產品附加值,預計礦產品、冶鍊產品和初級加工品將以抑制出口為主要方向,提高或維持高關稅概率較大,而技術含量高的深加工產品將受到政策的支持。因此,今後幾年有色金屬冶鍊企業在國內擴張潛力有限的情況下,發展下游深加工產業將成為主導,海外併購和投資將成為外延式擴張的重要選擇。
按照《有色金屬「十二五」規劃》要求,到2015年,鋁資源自給率將達到80%,再生鋁產量占當年鋁總產量的30%以上,排名前10名的企業產量將佔到總產量的90%,繼續鼓勵大型企業集團的發展,大力發展工業鋁材。該規劃的出台將對鋁行業的發展構成長期利好。
合理利用資源 打造「綠色鋁行業」
縱觀國際國內經濟發展趨勢,作為基礎材料的鋁,其發展仍是主流。但是確保可持續發展還要從結構上進行必要的調整。從目前來看,鋁企應立足國內,放眼海外,合理布局,充分利用新技術,促進行業向低耗高效發展,打造「綠色鋁工業」。
當前國內鋁行業的發展始終處於無序競爭的狀態,對於技術保護或者知識產權保護缺乏有效保障,從而造成整個行業門檻低,有些企業技術含量低,節能減排壓力大。因此,適時淘汰關停落後產能,是鋁行業發展的前提;合理進行產業布局,氧化鋁、電解鋁企業向資源能源富集地轉移,鋁加工企業要在貼近用戶、提供增值服務、完善產品結構、開拓新興市場方面下功夫。
日本在20世紀末就將自己的產能轉向海外,本土保留其鋁加工以及再生鋁產能。歐美國家,本土保留少量電解鋁產能,重點向能源富集地轉移。金融危機后的冰島,即使能夠通過低成本的地熱供電,也將其原鋁產能向國外轉移。從目前來看,具有能源優勢的中東地區成為國內外眾多鋁企關注的熱點與焦點。
我國鋁資源貧乏,經過數年的開發幾近貧瘠,而國內對鋁的需求持續高漲,國內資源難以滿足要求。因此,國內鋁企應審時度勢,充分利用全球經濟一體化的機遇,加大海外開發力度,憑藉紮實的技術基礎,通過資本運作以及與國際礦業巨頭的合作,開發海外資源,在能源價格優勢地區布局電解鋁產能,利用國內國外兩個市場,完善好產業鏈,抵禦未來市場的風險。
搶佔技術制高點 引導市場和行業發展
鋁,作為一個國家經濟發展的重要基礎材料,被廣泛應用於國民經濟的各個領域。隨着技術的發展,鋁的用途仍有進一步開發的空間。
無論是在產品上還是技術上,搶佔制高點都將成為行業的核心競爭力,這也是確保行業可持續發展的前提。鋁加工企業要通過強有力的市場佔有和前沿產品的開發引領市場,進而主導市場。同時,鋁企還應考慮到,推行企業標準、覆蓋國家標準、形成行業規則、取得話語權,是行業健康發展的保證。
加強研究 建立話語權和定價權機制
目前,中國的氧化鋁和電解鋁產能、產量都已位居世界第一,總量上具備了話語權,但是缺乏相應的定價機制。隨着2014年的臨近,印尼的鋁土礦不再出口,中國氧化鋁將近1/3的產能依賴於進口鋁土礦,而從印尼礦的進口量佔到總量的80%以上。隨着國內氧化鋁企業的進一步擴張,對海外礦的依存度仍在加大,而與此相對應的是,目前國內氧化鋁企業對於礦石價格的話語權和定價權缺乏相對統一的口徑與有效的機制制約,這就需要我國鋁企聯手,共同研究形成新的定價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