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新一輪的五年規劃--「十二五」規劃已經開始。這個時期國家宏觀發展環境的突出特點是調整經濟結構,轉變經濟發展方式。這樣的形勢要求所有企業、所有幹部必須調整理念,整合資源,把財力、物力、人力、精力從長時期以來過度而單一的關注產能增長和企業擴張轉移到關注技術創新、結構調整和產業升級上來。我國鋁加工材產量已經連續5年居全球第一位,但中國鋁加工大而不強也是不爭的事實。中央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方針及已經出台和即將出台的各種政策措施,將有利於我國鋁加工行業縮小與發達國家的差距,加速實現從鋁加工大國向強國的轉變。根據新時期環境條件特點並結合我國鋁加工產業現狀,預測「十二五」末期的產業發展:
2015年產能將達到4000萬噸,產量約3200萬噸
「十一五」末期的2010年,中國鋁加工材產能已經達到2300萬噸,產量2026萬噸,產能利用率達到88%。應該說在目前階段,中國鋁加工產業產能過剩問題並不嚴重,市場經濟本身就是過剩經濟。由於市場需求旺盛,2006~2010五年間我國鋁加工材產量的平均年增長率達到29.75%,如果沒有足夠的投資支撐產能持續增長,就難於滿足市場需求和使用戶得到最佳性價比的產品。但目前過剩不嚴重不等於未來不嚴重。除「十一五」已經完成的投資之外,還有大量投資活動正在進行。目前鋁加工在建項目近百項,總投資近2000億元,潛在產能近千萬噸;另有一批項目在規劃和論證,預計「十二五」末期我國鋁加工材產能將達到4000萬噸。由於集中建設的高精板帶材和大規格工業鋁型材等產品產能會過剩,而市場消費的增長將落後於在投資熱潮中產能的增長,「十二五」末期產能利用率會下降到80%左右,2015年產量約為3200萬噸。
平軋材與擠壓材的比例將達到5∶5
「十一五」初期我國鋁平軋材與擠壓材的比例為3.8:6.2,而西方鋁加工發達國家的這一比例為6:4。由於普遍認為鋁平軋材比擠壓材附加值要高,西方國家的產品結構更好,國家發改委2007年下達的鋁加工產業政策中把鋁平軋材與擠壓材的比例調整目標鎖定在6:4。實際上由於每個國家國情不同,所處的發展階段不同,都可能有不同的產品結構,這主要取決於市場。投資在我國現階段經濟發展中仍然起着重要作用,而基本建設項目對型材的需求量很大,所以近幾年我國兩類鋁材比例的演變速度極其緩慢。這裏給出的5:5的比例,並非「十二五」末必須達到的目標,而是對可能出現的比例的客觀描述,因為在建鋁加工1000萬噸產能中,約650萬噸為平軋材。
擠壓材中工業型材與建築型材的比例將達到5∶5
這也是2007年國家發改委在鋁加工產業政策中曾提到的一個產業結構調整目標。「十一五」期間由於國家對一般建築型材發展設限,而工業型材產能,在高鐵等項目發展刺激下,有了較大的實際增幅。截止「十一五」末,在擠壓材中工業型材所佔比例已經達到40%。考慮到目前正在購置、調試和試生產的大型擠壓機有很多,在350萬噸潛在的擠壓材產能中,絕大多數為工業型材,所以到「十二五」末期,工業型材與建築型材的比例達到5:5是可能的。
平軋材中短流程鑄軋工藝與傳統熱軋工藝的比例達到5∶5
與鑄軋工藝比,傳統熱軋流程長,投資高、能耗和物耗高、生產成本高。雖然普遍認為熱軋材比鑄軋材性能好,但必須採用熱軋工藝生產的只有航空航天鋁材、罐料、PS版基、高端鋁箔、合金厚板(鑄軋板的厚度達不到)等幾個品種,而這幾個品種的產量還不到平軋材總產量的20%。也就是說,理論上講,80%鋁平軋材是可以用鑄軋方式生產的。目前我國鑄軋與熱軋的比例為3:7,西方發達國家只有2.5:7.5,還不及中國。這是因為,他們的工廠大部分建於七十年代,那時候鑄軋工藝還不成熟,尚未工業化。在當前提倡節能減排的形勢下,應大力推廣短流程工藝,這個5∶5是必須要努力實現的。
高精度、高附加值板帶材主要品種的自給率達到70%
高精度、高附加值板帶材主要指航天航空用高合金化中厚板、特薄合金板帶、模具用高精度中厚板、車體用合金板材、印刷用高精度PS和CPT版基、雙零鋁箔及坯料、計算機磁盤芯片等,目前自給化率只有30%左右。其中熱軋罐料最近幾年解決得好一些,自給率也只有50%。隨着一批高精板帶項目在「十二五」期間陸續投產,高精產品自給率較低的問題會有所改善,但要達到70%的自給率水平,還是有相當的難度的。
相關信息:
中國忠旺控股有限公司是全球領先的工業鋁型材研發製造商,致力於交通運輸、机械設備及電力工程等領域的輕量化發展。據統計,忠旺集團是目前
全球第二大、亞洲及中國最大的工業鋁型材研發製造商。公司總部建有全球領先的鋁合金傾動熔鑄設備及亞洲規模最大的特種工業鋁型材模具設計製造中心。公司獲有鐵路、船舶等行業多項全球認證資質,主要生產高精密、大截面的高附加值工業鋁型材。2009年5月8日,忠旺集團成功在香港聯交所主板掛牌上市(股票代碼01333)。公司將分期發展年產能高達300萬噸的高端鋁壓延材業務,並於2018年落實整體產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