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的想象力能帶給我們怎樣的驚喜?
150年前,「科幻小說之父」儒勒•凡爾納(Jules Verne)在他的小說《從地球到月球(From the Earth to the Moon)》中,詳細描述了一架全鋁製造的火箭。這比萊特兄弟創造出世界上第一架飛機,早了將近40年。相信儒勒•凡爾納做夢都想不到,他異想天開的念頭竟然在一個世紀后跳出紙墨,躍然成為了現實。不得不佩服這位科幻小說家對於鋁型材在航空航天領域應用的先見之明,奇哉妙哉。
鋁一直承載着人類「飛」的夢想。1903年,在萊特兄弟創造的首架動力飛機上,鋁被用在引擎的部分,這拉開了鋁型材飛天的序幕。前蘇聯的首枚航天衛星的外殼是以鋁合金製造的;而負責運載美國首枚航天飛船進入運行軌道的泰坦一號和先鋒號火箭,其機身外殼也用到了鋁合金。隨着技術的日益純熟,鋁型材在航空航天上的應用越來越廣泛。如今,我們在飛機支架、固定裝置、底盤、火箭鍛件、航天飛船的壁板等部分,都可以找到鋁合金的蹤影。
對於航天工程所需的鋁合金材料,要求自然也高人一等。舉例來說,鍛件是航天飛船骨架的關鍵受力部件,在飛船啟動、飛行、回收過程中都承受着巨大的載重負荷。而且,飛船在太空高速飛行時,船體與空氣磨擦將產生1,000攝氏度以上的高溫。先進的航空專用鋁材具有自重輕、熔點高、抗衝擊力大、延展性好、耐腐蝕性和抗疲勞性高等其他材質望塵莫及的特點,可輕鬆應對以上種種高空挑戰。
就在前不久,神舟十號載人飛船披着鋁合金打造的外衣順利升空,帶着中國的航天夢造訪千里之外的浩瀚宇宙。飛船隨之與在軌運行了一年多的「天宮一號」完成對接,並進行了一系列太空實驗。「天宮一號」是中國研發的首個目標飛行器,其資源艙內儲存有太陽能電池、動力系統、推進系統,以及大量燃料。為達到最佳飛行效果,設計人員在建造時使用了密度較一般鋁合金小但性能相當的鋁鋰合金,成功為「天宮一號」減重10%。未來,這種高性能的新型鋁合金材料,將逐漸成為航空航天領域的新寵。
回到文章開頭的問題,人類的想象力能帶給我們怎樣的驚喜?何不問問宇宙到底有多大?想象力如同宇宙的空間,從來都沒有限制。在沒有限制的時空里,抬頭仰望,每一個天馬行空的想象都有可能被轉化為現實,何其美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