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條日報》為中國忠旺執行董事兼副總裁路長青先生開闢獨家專欄,深度剖析鋁加工業現狀,展望行業發展遠景。
火炬歷來是奧運會中備受關注的載體,從聖火點燃到火炬傳遞再到點火儀式,火炬傳承着運動員的夢想。鋁是製造火炬的常客――1960年羅馬奧運由銅鋁合金製成、1964年東京奧運是使用不銹鋼和鋁、1984年洛杉磯奧運是以鋁和銅合金、1996年阿特蘭大是以22根鋁管製成、2008年北京的祥雲火炬是用鋁鎂合金,到了2012年倫敦奧運更以航空和汽車級的鋁合金製造。
鋁深受不少工業設計師的歡迎,除了因其外表光亮平滑,銀白的炫亮顏色令產品看起來具有現代感;從實用性角度來看,鋁質輕,成形性高,加入其他金屬材料后,可據不同技術要求而形成不同強度、抗腐蝕性的產品。
以去年倫敦奧運的火炬棒為例,火炬由可以回收的鋁製成,長31吋,僅重兩磅,是有史以來最輕的奧運火炬,火炬設計師表示,鋁合金材料輕巧,希望十二歲至一百歲的火炬手都能夠拿得穩火炬。由於火炬手在傳遞過程中不免遭受冷風及熱氣的雙重侵襲,同時又會遇上陰雨綿綿的天氣,於是奧委會找到寶馬車廠測試火炬是否能在任何情況下都「處變不驚」。
試煉在寶馬的慕尼黑能源環境測試中心進行,在測試過程中,工程人員徹底地對火炬進行「凌虐」,更製造出在傳遞過程中可能永遠不會碰到的狀況,包括多次將它從三公尺高的位置丟下、將溫度設定在零下五度或熱達四十度的環境、時速五十英里的刺骨強風、將它包圍在雪中或高速行經每小時五十毫米的降雨量中。歷經所有過程之後,鋁合金火炬外表依然無損,火焰仍然維持不滅。